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蒋和平: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信息发布者:砂河镇村网通
    2017-04-27 16:38:35    来源:新三农   转载

    蒋和平(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盈利点和盈利的商业模式。回顾中国农业园区20年来的历程,大多数至今仍旧依靠国家补助。成功的农业园区要做好市场定位,打造主导产业优势,形成支撑自产自销的产业链,找准赢利点,才能区别于传统农业。

    一、粮经产业新农村建设综合推进发展模式

    蒋和平: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内涵: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维持农业基本食物供应功能的主要作物。成都市结合当地优质粮油、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启动粮经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重点通过对现有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建设,逐步建成10个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集中连片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的粮经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典型案例——崇州市:

    以崇州市10万亩粮经产业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为例。该基地通过统筹规划、资金、建设项目和农民主体的作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设施;通过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提升完善“农业共营制”,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综合示范行动,集成推广稻田立体种养(鱼蟹虾鸭)等农业技术,打造设施农业、智能农业,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打造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等,培养农民持续增收新业态

    主要做法:

    (1)通过创新组织形式,规范运行机制,强化利益连接破解农业“谁来经营”难题,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

    (2)通过搭建培养平台、管理平台,发展平台和扶持平台,破解农村“谁来种地”难题,推进农村种田专业化;

    (3)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品牌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破解农业“谁来服务”问题,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

    (4)实现了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取得成效:

    第一,10万亩综合示范基地已经初步形成粮油产区变稻香花海景区、乡村田园变生态湿地公园,传统农业变创意休闲农业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2014年,基地农民人均收入14760元,比上年增长18.2%,比崇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高出5.8个百分点;第二,2014年,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水稻平均亩产570公斤,比农户入社前水稻平均每亩高出64公斤,提高了12.6%。截止2014年末,崇州市已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6413人,其中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1588人。崇州市某职业经理人,管理土地735亩,2014年佣金和超产奖励收入达12万余元。

    二、观光旅游连片带动产村融合发展模式

    蒋和平: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内涵:

    结合当地浓厚的休闲娱乐氛围,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规划并融合乡村产业及沿途自然风光的空间相连、时间相接休闲观光带,以乡村旅游连片带动产村融合发展。

    典型案例——成都市“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

    示范带全长72公里,规划面积858平方公里,沿线涉及6个县市22个乡镇,区域内共启动实施项目343个,计划总投资196.1亿元,2014年启动项目217个,其中总投资上亿元的重点项目52个,已建新农村综合体62个,打造“成新蒲”成为四季有景、四季可游、文化多元的全国统筹城乡和现代农业示范带、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全市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连片示范建设。

    取得成效:

    2014年“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沿途粮经产业土地规模经营率达52.8%,粮食总产255万吨、蔬菜(食用菌)总产530万吨、肉类总产52万吨、水果总产125万吨,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三、特色食品加工引领农业三产发展模式

    蒋和平: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内涵:

    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发展展现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倒逼周边种植业发展,并以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为主题,开展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旅游,融合农业三次产业,形成园区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典型案例 -成都市郫县安德镇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

    郫县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周边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资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招商引资等措施,打造了全国唯一一个以地方菜系命名融合联动农业种植、加工和旅游的产业园区。

    取得成效:

    截止2014年底,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03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税收上千万企业5家,培育上市企业3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10家企业产品纳入2014年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目录。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个,在周边已经建成8大特色基地,县内建设蔬菜原料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并带动县外建设原辅料种植基地25万亩。

    四、特色种植产业融合休闲旅游业发展模式

    蒋和平: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内涵:

    以特色优势产业支撑,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吸引游客参,观丰富景区内涵,改善环境质量,壮大品牌效应,全面提档升级,带动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

    典型案例——成都市友爱镇农科村:

    农科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农户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吸引市民前来参与“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等农家活动为主体为“农家乐”旅游。

    取得成效:

    种植业方面,2015年底,农科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包括庭院),花卉品种以金弹子、银杏、桂花、海棠、榕树为主,桩头、盆景、造型等各具特色,各种高档次木本、草本花卉随处可见,可承接规模较大的绿化工程,已成为成都市花卉供应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地区。旅游业方面,全村共有农家乐接待户40余户,接待游客154.29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6159余万元,带动花卉苗木收入4200余万元,全村收入2.8万余元,核心区人均收入5万余元,同时农科村荣获农业部“2013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四川省唯一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从事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的农户目前已达180余户(包括外来投资者)。

    来源:根据报告“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研究”整理

    村网通老百姓自己的网站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