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小阳春,广阔土地上的油菜花海来了……
去年以来,一场正经的雪都没见过,这对于冬天要受冻的油菜来说,可真不是个好消息。暖冬过后,油菜的这些病虫害可能会比较严重哦,农民朋友们要注意防治起来。
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病茎
油菜菌核病病叶和病菌
俗称烂秆,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以结实期发生最重。主要危害茎秆,茎部发病产生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后变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软腐,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和黑色菌核,茎髓部变空,内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茎秆极易开裂折断倒伏。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2-3轮层,中央黄褐色,中层暗青色,斑缘黄色,病斑背面呈晴褐色,病斑极易穿孔。一般连作地发病重,油菜开花期温暖多雨年份发病重。
油菜霜霉病
俗称黄叶病,主要危害叶片,形成一块块不规则的黄色病斑,病斑背面常有白色或淡褐色的霜状霉层,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慢慢向上扩散,病症严重时叶片会变得干枯泛黄一直掉落,且整个植株枯萎。当油菜的花梗受到感染后,被感染部位会变得肥胖肿大,形似龙头拐杖,且感染部位覆盖一层霜状霉层。苗期和抽薹期多雨高湿气候发病严重,致使全株叶片枯黄和死亡。
油菜蚜虫
主要有菜蚜、甘蓝蚜和桃蚜三种,以菜蚜为主,主要聚集在油菜的叶背和心叶上,刺吸油菜汁液,引起卷曲、皱缩、枯萎和畸形,严重时常常造成死苗、不结实、千粒重下降,同时还传播病毒病。冬春温暖、潮湿的年份发生较重。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推广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施肥,清洁田园等。
物理防治
防治蚜虫可于秋季播种后,即在空旷田里或油菜地边设置黄色板诱蚜。
药剂防治
在农业和物理防治基础上,实行药剂保护是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措施。防治菌核病等病害,第一次喷药应掌握在油菜始花期,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
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湿度较高时,应间隔7-10天抢雨停间隙再喷一次。药剂防治的对象田,重点是长势较好的油菜田。
可选用的防治药剂有: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0-60克/亩喷雾,每季最多喷施2次,安全间隔期25天;5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100克/亩喷雾,每季最多喷施2次,安全间隔期25天;36%丙唑·多菌灵悬浮剂80-100毫升/亩喷雾,每季最多喷施2次,安全间隔期35天。